三八妇女节是世界的传统节日,为了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人了解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的英雄事迹,我旧址特别推出馆内女英雄人物的事迹。
馆内女英雄——陈敏
陈敏同志是359旅特务团政委谭文邦的妻子。在大生产运动中,她带着两个孩子在家纺线,纺出大量的头等细纱,她的模范行动带动了许多妇女走上生产战线。
1942年3月,陈敏调到359旅717团鞋工厂任指导员。不久,厂长调走了,管理教育和生产业务都落在了陈敏瘦削的肩上。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她经常对大家说:“工厂是我们党的,我们是工厂的主人。因此,我们要努力工作,多生产鞋,生产好鞋,支援抗战。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战士光着双脚去冲锋陷阵啊!”那些往常不肯卖力的工人被她的话感动了,惭愧地低下了头,更加努力地工作。
鞋厂在陈敏的苦心经营下,越办越红火。她们生产的鞋,样式好,耐穿又便宜,深受部队和老百姓的欢迎。各地机关、部队都纷纷派人前来订货、购买。工厂做到了全部自给,除了供给全团7000双军鞋之外,年终还盈利20万元边币。
在工作上,陈敏废寝忘食;在生活上,她对同志们悉心照顾;在家庭中,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虽然丈夫因为工作原因早出晚归,里里外外都要她操心尽力,但陈敏毫无怨言,默默地挑起工作和家庭的两副重担。有一次,上级要求鞋厂在两个半月时间拿出一千多双鞋子,这对只有二十多人的小厂子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可接到任务的陈敏二话不说,她放下怀里的孩子,连夜制定出生产计划,第二天便召开全厂工人会议,决定日夜加班,星期天只休息半天。她自己也成天泡在车间里,糊鞋帮、缝鞋口,一缝就是大半夜,甚至到天明。孩子饿了、困了,她都顾不上管。到了交货的时间,陈敏把做好的一千多双鞋送到团里。生产任务按时完成了,她却瘦了一大圈。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那一双双鞋子上。陈敏于1942年和194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毛主席曾亲笔为她题词“模范家属”。
馆内女英雄——黑玉祥
黑玉祥是延川县徐家河村的一位普通妇女,大生产运动中,她积极参加生产,发挥自己的纺线特长,带头纺线织布,成了远近闻名的“纺织能手”。为了用最少的成本纺出最多的线,她苦思冥想,用心钻研想方设法把线纺匀、纺细、纺长,在每一两棉花上狠下功夫。别人每天能纺三四两棉花,而她至少纺五两棉花,别人每两棉花可纺约1200尺线,而她却能纺1500尺,成了延川县有名的“纺织状元”。
1940年以来,黑玉祥积极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主动承担边区政府的纺织任务。三年累计织布368丈,纺线165斤,创造了十个月内纺花40斤,织布2000尺的优异成绩,仅一年卖布的收入就达到了27.5万元边币,她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家用,其余全部献给边区政府作为抗日经费。被延川县评为“纺织第一”和“女中模范”,被边区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为她亲笔题写了“纺织起家”的奖状。在黑玉祥这样的劳动模范带动下,边区掀起了比学赶帮,向劳动英雄学习的纺织生产竞赛热潮。
大生产运动中的女英雄还有很多
她们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
让我们一起致敬巾帼英雄
弘扬她们身上
共有的优秀品质与爱国精神
来源:南泥湾旧址管理处
责编:夏立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