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列表

【《祖国在我心中》文章选登(40)】闪光的青春 ——记张仕恩烈士事迹

2025-04-28 11:52:25来源:浏览次数:


姜建茹
 
他立功了,获得了1枚闪光的二等功勋章;他入党了,志愿书上的每个字,是饱蘸热血写成的;他倒下了,最后一缕笑容恒定在19岁的画面上,但他的青春永远闪光。他叫张仕恩,是步兵第417团3机连战士,陕西旬阳县蜀河镇一户农家的第二个儿子,入伍刚刚半年。
4月21日,疯狂的越军向我3营前沿阵地实施炮击。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我炮兵以密集的炮火予以还击,一发发炮弹在敌人阵地上怒吼着。这时,张仕恩正背着报话机在哨位上观察,为我炮兵报告弹着点,他不断呼喊着,嗓子已经沙哑了。
突然,越军的1发炮弹落在小张的哨位前,几块弹片击中他的头部。他昏倒了,鲜血汩汩地往外流着,染红了他的面颊。又1发炮弹打来,巨大的轰鸣声把他从昏迷中唤醒。他抬手擦去糊住眼帘的血迹,扒着堑壕边的沙土,支撑着站起来,又抓起对讲机,用无力的声音呼喊着:“打得好!打得好!”等战友们发现他时,他已僵硬地趴在自己的哨位上,停止了心跳,鲜血染红了他的上半身。
张仕恩的军人生涯太短暂了。他的生命也太短暂了。就连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龄也仅仅100多个小时。这100多个小时是他生命历程的浓缩,是他追求共产主义事业和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鼎盛阶段。
4月17日上午9点30分,朦胧的薄雾中,张仕恩在哨位上观察敌情。这时,电话铃响了,他拿起耳机,听出是指导员李国文的声音:“张仕恩吗?告诉你个好消息:根据你最近的表现,团支部决定火线吸收你入团。”小张以为自己听错了,赶忙要求指导员再说一遍。放下耳机,小张笑了……
“我是团员了!”“我是团员了!”小伙子高兴得自言自语,像是等到了生平第一次最高奖赏。他掏出装在衣服里爸爸的来信,又仔细地看了一遍。信中说:军中的好男儿,应该在沙场上书写自己的光辉历史;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就应该在政治上不断要求进步,并问他写入团申请书没有?
当晚,他趴在“猫耳洞”里,在煤油灯下给爸爸妈妈写信说:我已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了,我还要争取火线入党,用我新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誓言。写完信,他靠着洞壁坐着,好半天一动不动,他在回忆,在思索。
刚穿上军装不久,过惯了自由散漫生活的小张很不适应部队严格的纪律。看到一些地方青年穿着“喇叭裤”,留着“大包头”,觉得自己身上的制式军装太土,于是,他偷偷地把军裤改了,头发也留得老长。
部队要参战了,支部决定他留守。这下他可急了,连着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从此,也开始了对自己表现的反省。他理了光头,换掉“喇叭裤”,把连里的干部找了1次、2次……终于连首长被他的真情所感动,同意了他的参战请求。
想起这段生活,小张很是惭愧。望着洞外漆黑的夜色,他暗暗发誓:决不允许类似的问题再在自己身上发生。
第二天,张仕恩生病了,头疼、发烧、浑身没一点劲。连长、指导员“命令”他下阵地治疗,他不肯,几个战士索性强行背他下阵地。他急了,两行泪涌出眼眶,恳切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阵地上多1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是团员啊!”
19日,战斗在进行。敌人的炮火和轻重机枪封锁了通路,弹药运不上来,阵地供给紧张。张仕恩离开阵地,在百米生死线的一端观察敌情,在机智勇敢的军工冲过封锁线的时候,他立即接下他们身上的弹药、食品,替他们往阵地扛。
就这样,他顽强地坚持着,直到牺牲前,还发着低烧……
张仕恩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的生平事迹铭刻在大家的记忆里。临战训练背砖爬山,他1.68米的瘦削身影没有掉过队;射击训练,他自己成绩好了还不算,经常帮助成绩上不去的同志;一位战友的母亲病了,他把自己的津贴费寄到战友家里;上自救互救课,他能顶替卫生员当小教员……
更使大家感动的是,他寄给父母的报喜信还正在路上走;家里为他找的对象还未曾见过一面;养育了他的父母还在日思夜盼着他胜利凯旋的消息……但他走了,我们可爱的战友,就这样匆匆地永别了!
4月25日,第417团党委决定:追认张仕恩烈士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记二等功1次。
安息吧,张仕恩烈士!
 
(作者时任步兵第417团政治处宣传干事,转业后在江苏省南京市地税局工作。来源: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编纂的《祖国在我心中》系列丛书)
 
责编:夏立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