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列表

【《祖国在我心中》文章选登(43)】红军团队英雄事迹多

2025-05-26 09:51:55来源:浏览次数:

王德功
 
步兵第415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井冈山根据地的莲花赤卫队。这是一个经历各个革命阶段战争洗礼、立下赫赫战功的红军团队。在80年代的老山战场上,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团,为了捍卫祖国的和平安宁,传承红色基因,打出了新一代红军团的英雄风骨。这里展示的是几位普通战士的英雄事迹。
 
智勇双全的班长——李军
 
李军是红1连1班班长。1986年2月中旬,他到前沿某高地见习时,发现前来偷袭、袭扰的越军神出鬼没,他揣摩着其中的诡秘,暗暗定下决心,一定要破开这个“谜”。
正式接防后,李军作为代理3排排长,坚守在该阵地4号哨位上。这个阵地前出孤立,三面受敌,阵前地形复杂,石峰错落,杂草丛生,观察和射击不便。为了查明敌人的偷袭线路,掌握其活动规律,他冒着生命危险,4次前出观察,利用地形,机智地潜伏在敌人眼皮下,多角度监视敌人行动。通过连续4个晚上观察,他发现越军经常从4号哨位下方15米处的自然石缝中攀越而上,钻进2、3号哨位上方的乱石丛中窥视,发现目标即予偷袭,挫败后即沿1号哨位与南无名高地接合部冲沟逃窜。于是他发动战士们研究应对策略,在敌出没要道上设置定向地雷与爆破筒,埋设炸药包,布设“梅花形”手榴弹群,组织火袋,待机歼敌。
1986年8月6日凌晨4时,5号哨位长李应涛通过夜视仪发现5名越军在距4号哨位25米处向我摸进。李军得知情况后,命令各哨位严密监视,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带领3名战士在2、3号哨位之间设伏。敌人四处张望,见没动静,便向纵深摸进。当敌人进至我伏击圈时,李军等4人运用手中的武器当场毙敌3名,残敌溃逃。
“8·6”战斗后,敌人不甘失败,又于11日零时30分对我进行报复性偷袭。李军发现2、3号哨位前约15米处3名越军向我摸进,即引爆预先安放好的定向地雷,当即炸死敌人1名,2名越军拖起尸体躲进紧靠我2号哨位下方8米处的一个石缝中。这时,从小尖山下来5名越军向石缝接近,企图解救被困之敌。李军看准时机,向石缝连投5枚手榴弹,又炸死2名敌人。
为了清除后患,从根本上阻止敌人的偷袭行径,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8月12日拂晓,李军带领哨位长张学政,借助夜暗和浓雾前出4号哨位上方敌常攀越的自然石缝处,将准备好的炸药箱卡在石缝中,接上导线并加以伪装,待敌上钩。8月13日9时21分,果然7名越军又接近石缝向我摸进,李军立即起爆炸药箱,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2名越军上了西天,一截被炸断的大腿飞到4号哨位上。
 
钢铁军工——史永宽
 
1炮连班长史永宽坚决要求到最靠前、敌情最多的1连担任军工班长,执行架设、维护通信线路和运送物资、抢救伤员等任务。几个月来,他冒着枪林弹雨,先后200多次跑遍了前沿29个哨位,保障了战斗顺利进行。
8月6日凌晨4点,敌人以2个加强排兵力多方向、多波次对1连实施攻击。激战中,通信线路全部中断,他带领全班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立即投入了抢通战斗。当架设到最后一段线路时,被敌人炮火封锁。面对死神的威胁,他毫无畏惧,变换着动作继续前进,突然,子弹击中了他的右大腿,血流如注。他顾不得包扎,抱起被复线,以顽强的毅力向前爬了15米,终于摸到了断头,接通了线路。战斗结束后,连队要送他下阵地住院,他执意不肯,说:“我的伤不要紧,在上面包一下就行了,再说,我是班长,怎么能轻易离开阵地?”就这样,他一直留了下来。
8月16日晚,敌人再次对我前沿阵地实施全线炮击,在抢修线路中,弹片扎进了他的面颊和右臂,史永宽又一次带伤抢通了线路。然而,他还是没有离开阵地,以钢铁般的毅力依然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舍己救人的勇士——李时珍
 
7连战士李时珍,从小聪慧好学,性格开朗,是同龄小伙伴中的“司令”。上中学时,他突然走火入魔不惜拜“高师”,练就了一身好拳脚,尽管碍着父亲的硬脾性,还是寻衅斗殴,脸上、胳膊上留下了道道伤痕。参军入伍后,是老山战火震醒了他,身边战友的爱国热情感染了他。上阵地短短3个月,李时珍先后8次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救战友,巧布定向地雷,取得了歼敌5名的战绩。真是战火炼真金,浪子回头金不换。
9月10日晚12时左右,正在6号哨位执行观察任务的李时珍,得知4号哨位上的战友曹宏栋被毒蛇缠住的同时,又发现6名敌人正向4号哨位摸进。在这危急时刻,他不顾引火烧身,爬出6号洞口,1个点射将敌人吸引过来。当敌人摸近6号洞口时,他迅速引爆巧布在洞口附近的定向地雷,当场将2名敌人送上了西天,其余残敌狼狈逃窜。就在李时珍返回哨位时,敌人的1发炮弹又在5号洞口爆炸,火星引着了洞内存放的煤油和固体燃料,战友王维静又被炸塌的石块、泥土堵在洞内。李时珍顾不得多想,一个箭步跑到5号洞口,用双手扒开石块、泥土,背起倒在血火中的王维静冲了出来。这时,敌人追击的炮弹不时在他们身边爆炸,为了使战友不再负伤,李时珍用三角巾将王维静绑在自己背上,攀着突出的石头艰难地向6号哨位爬去。战友及时得到了抢救,李时珍的胯部和肘部却被乱石划得鲜血淋漓。
 
英雄炮手——鲁庆昌
 
鲁庆昌是1986年入伍的新战士。临战训练阶段,他每天坚持负荷50多斤爬山长跑;专业训练中,为练一身过硬的瞄准手操作技术,他加班加点,刻苦训练,专业技术提高很快,1个目标的装定、改装与瞄准,由原来的12秒提高到7秒,成为全连瞄准手的尖子。
上阵地后,他先后发射炮弹数百发,配合步兵打退了越军的52次班组规模的偷袭袭扰,打死打伤越军十多名,被全连誉为“英雄神炮手”。
1986年9月23日晚7时40分,20多名越军借着夜暗,向7连坚守的无名高地摸来,同时向我相邻阵地实施猛烈炮击。担任保障无名高地火力支援的60迫击炮炮手鲁庆昌,冒着敌人炮火的威胁迅速奔向炮位,以准确的火力向偷袭之敌实施压制和拦阻射击,打退了敌人偷袭。几分钟后,不甘失败的越军,突然向4号炮位进行炮火报复,正在装填炮弹的鲁庆昌右大腿负重伤,顿时血如泉涌。这时,电话里传来了连长的呼唤声;“4号、4号,无名1号哨位前30米,5发急促射放!”鲁庆昌忘却了伤痛,凭着他过硬的操作技术,8秒钟2发炮弹脱膛而出。就在他装填第3发炮弹时,越军2发炮弹在距4号炮位6米处爆炸,鲁庆昌的头部、腹部多处负伤。他强忍剧痛,扶住烫手的炮身,恢复了瞄准点,将最后2发带血的炮弹射向敌群。
鲁庆昌终因身负7处重伤,血流过多,停止了呼吸。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作者时任步兵第415团团长,后任甘肃省天水军分区司令员。来源: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编纂的《祖国在我心中》系列丛书)
 
责编:夏立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