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列表

【南泥湾精神新传人】退伍不褪色 续写精彩人生——记西安猛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文化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理事马防

2025-01-02 09:50:00来源:浏览次数:

 
文/王宽鹏   图/罗青峰
 
马防,山东省金乡县人,2000年12月入伍,2012年12月复员,现任西安猛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文化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理事。
\
他凝传“猛进”精神,内化于心;踏着“猛进”脚步,使命在肩;讲好“猛进”故事,入心入脑;同奏“猛进”战歌,一路前行。
他创办的西安猛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文化研究院,在“猛打”“猛追”“猛攻”精神鼓舞下,在开拓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大赛三等奖;连续三年获陕西省退役军人创业大赛一等奖、特等奖;研究院被西安市表彰为“爱国拥军先进单位”。他个人先后荣获“陕西省最美志愿者”“西安好青年”“西安最美志愿者”“西安好人”“未央区最美志愿者”“未央区好人”等荣誉。
\
(给学生们传授知识)
 
马防的微信名是“但愿!!!”。他的注解是“但愿我们都能平安归来;但愿我们永远积极向上,初心不改!”他说,这是一名退役军人对曾经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的寄语,也是自己从军营七十五厘米步幅走到今天的每一步的注解。
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助力抗疫。“七十五厘米是军营队列训练中齐步迈步的标准幅度,已经成为刻进我骨子里的动作习惯。虽然身体退役了,但内心仍觉得自己是一名军人。”马防曾在抗疫日记中写道:“人这一生中,祖国能够需要我们几次?哪怕只有一次,我们也要不计代价,全力以赴!”
“不计代价,全力以赴”对他来说,这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疫情初期,普通居民只能待在家里,但我们当过兵的人,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
\
(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领导给研究院授牌)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军人,就要上战场。此刻,这里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抗疫开始后,马防递交了请战书,用最短的时间组建了一支由50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团队,年龄最小的20岁。医护人员紧缺,马防就第一个站出来顶上最危险的岗位。他穿上防护服,走上采样台。“完全没有恐惧,心里充满了军人上战场的荣光。”他们分散到街道各个社区,成为一个个“大白”:负责核酸采样、标本打包、物资配送等。
投身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事业。从部队退伍后,马防创办了西安市猛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文化研究院。“猛进”来源于朱德总司令为原陆军第四十七军题写的“猛进”战报报名。马防的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军人的影子。西安市猛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文化研究院致力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事业。马防带着退伍老兵们走进校园,进行国防教育讲座,还组织战斗英雄走进校园作事迹报告。
\
(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农场)
 
每年暑假,马防会组织孩子们参加军事夏令营,通过体能训练和军事技能培训,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强健他们的体魄。2019年暑期夏令营改变了马防的人生轨迹。刚刚结束了一期暑期夏令营,他和同事们发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则留言引起了他的注意:如果我们这里的孩子也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夏令营就好了。这则留言来自兴平的一位乡村学校校长。马防当下联系了校长得知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农村留守儿童。过了几天,他带着20个西安娃,以及孩子们需要的书包、文具、粮食、蔬菜来到学校。“这不是普通的物资捐赠,与物质的需求相比,孩子们更渴望的是精神的交流和心灵的互动。马防说,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比同龄的孩子胆怯、敏感、自卑。
\
(退伍不褪色)
 
这也是我带了20个西安孩子同去的原因。我要让20个孩子和留守儿童一同完成夏令营中的‘四个一’活动。”马防口中的“四个一”活动是指升一次国旗、玩一个游戏、吃一次午餐、交一个朋友。随着“四个一”活动的展开,留守儿童眼里的胆怯渐渐褪去了,他们已经和20个孩子打成了一片,还相互留了联系方式,成为笔友。
“我们离开的时候,孩子们眼中有不舍,有渴望。他们渴望被关注、被关心。”正是这样的眼神,让马防下决心做一件事:设立“猛进小火种爱心基金”,长期关注留守儿童。
“解放军叔叔”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记忆。几年下来,爱心基金已累计帮扶留守儿童3000人次,帮扶乡村学校和困难家庭学生捐助各类物资及捐款30万元。让马防记忆犹新的是2021年蓝田的那次洪灾。当时,他接到求助电话:这里的孩子需要帮助。“我当时带了孩子们急需的衣物、被褥、食品,更重要的是,带上了我们的教官、老师和夏令营课程。灾情面前,在保障物资援助到位的同时,对孩子们的心理疏导也非常重要。”马防对我们说,“第一次见到点点(化名),孩子眼里满是失去家园的惊恐。6岁半的他见人就往后躲,不敢说话。但是,仅仅过了一天,孩子就向穿着迷彩服的我们伸出了双手,让我们把他抱在怀里。”
\
(给老首长介绍所展示的武器模型)
 
面对40个5岁至15岁的孩子,马防带着他的伙伴们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做训练,给他们讲国防知识,讲心理学,每天把孩子们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马防和他的伙伴们在蓝田待了整整8天。点点和孩子们从第一天的惊恐、不善言辞渐渐变得开朗。他们会伸出双臂,向教官们撒娇要“抱抱”,也会和老师们嬉笑追打。
“临走的那天,孩子们把我们送出很远,依依不舍。他们叫我们‘解放军叔叔’。点点还向我们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让我想起了那个‘敬礼娃娃郎铮’。我想,等新的家园建起来,孩子们会渐渐忘记洪灾带来的痛。但当他们再看到穿军装的叔叔阿姨,心里一定会有暖意。而这样的暖意,也是我们这些退役军人留给孩子们最美好的记忆。”马防如是说。
\
(请战斗英雄和红色文化宣讲员为青少年作报告)
 
马防,好样的,退伍不褪色,在他创办的猛进少年爱国主义文化研究院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续写着更加精彩的人生辉煌业绩。
 
责编:夏立军
 
返回列表